发布于 2025-05-14
5828次浏览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以下是小儿猩红热要注意的事项:
1.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或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2.卧床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有营养、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甜、过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每天3~4次,较小婴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以预防继发感染。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搔抓皮肤,以免感染扩散或引起并发症。
5.观察病情:注意观察体温、皮疹、咽部等情况,如有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饮食注意: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藕粉、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7.并发症的处理:猩红热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颈部软组织炎、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8.消毒隔离: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毛巾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鼻咽分泌物要随时进行消毒。
9.避免传染:猩红热患者应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尤其是儿童,以免传染给他人。
10.就医治疗:如发现孩子出现猩红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小儿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