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7-17
1571次浏览
猩红热和手足口病都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但它们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猩红热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病因不同
猩红热: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症状不同
猩红热:
发热:通常在发病后24小时内出现,体温可高达39℃-40℃。
皮疹:在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为针尖大小的红色皮疹,通常先出现在颈部、胸部和腹部,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和背部。皮疹消退后会出现片状脱皮。
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草莓舌:在发病后1-2天,舌头表面会出现草莓样的红色皮疹。
帕氏线:在皮疹消退后,皮肤褶皱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条纹。
手足口病:
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
皮疹:主要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为红色的小水疱,疱壁薄,不易破,周围有红晕。皮疹消退后不会留下疤痕。
口腔溃疡: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的溃疡,疼痛明显。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3.传播途径不同
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皮肤脱屑等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4.治疗方法不同
猩红热: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7-10天。
手足口病: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口腔疱疹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等药物治疗;手足口皮疹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如出现高热、抽搐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治疗。
5.并发症不同
猩红热:
化脓性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肺炎等。
中毒性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心肌炎、心包炎等。
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脑炎: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
无菌性脑膜炎: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神经源性肺水肿: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和手足口病的症状有时可能会比较相似,因此在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对于儿童来说,预防猩红热和手足口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在猩红热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儿童的接触史和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