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4740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以下是关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也可能引起感染。
感染途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骼,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外伤等。
2.症状
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寒战。
疼痛:受累骨骼部位出现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
红肿: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发热。
功能障碍:肢体活动受限。
3.诊断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骨髓穿刺:通过骨髓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出现骨质破坏。
4.治疗
抗生素治疗: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静脉输注,通常需要持续数周。
手术治疗:对于有脓肿形成或窦道形成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引流和清创。
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营养、止痛等。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6.注意事项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患肢活动。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停药。
定期复查,包括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怀疑患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