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7-17
3406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化脓性骨髓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涉及骨髓的感染。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病因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主要由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化脓性骨髓炎:通常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扩散而来,如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
2.感染途径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髓,引起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感染灶的细菌直接扩散到骨髓。
3.发病部位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胫骨近端、股骨远端等。
化脓性骨髓炎:可发生在任何骨骼,但多见于四肢长骨,如肱骨、桡骨、股骨等。
4.症状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明显。局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早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后期可能形成脓肿。
化脓性骨髓炎:症状相对较轻,可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局部疼痛、肿胀,但程度较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轻。脓肿形成后,可出现波动感。
5.治疗方法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引流脓液。后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除病灶、植骨等。
化脓性骨髓炎: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病灶清除、骨开窗引流等。
6.预后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过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如畸形、功能障碍等。
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相对困难,容易复发,严重时可能导致骨骼破坏、残疾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疑似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或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免疫力低下者等,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