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2
2789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存在于皮肤和鼻腔等部位。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引发骨髓炎。
儿童和青少年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骺板是细菌容易隐藏的部位有关。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疖、痈等,也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骼破坏、畸形甚至残疾。
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则可以清除病灶、引流脓液,并防止畸形和残疾的发生。
预防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应注意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如果出现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