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5636次浏览
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区别如下:
1.发病急缓
急性盆腔炎: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多在产后、流产后、宫腔手术后发生。
慢性盆腔炎:发病缓慢,病情迁延不愈,可反复发作。
2.症状表现
急性盆腔炎:症状明显,多有高热、寒战、下腹痛、恶心、呕吐等,伴有腹膜炎时可有腹泻、腹胀等症状。
慢性盆腔炎:症状较轻,多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痛经等症状。
3.检查结果
急性盆腔炎: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升高,B超或CT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积液或肿块。
慢性盆腔炎:B超或CT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粘连、包块等。
4.治疗方法
急性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物理治疗、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5.预后情况
急性盆腔炎: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急性盆腔炎还是慢性盆腔炎,都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