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7679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菌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引起骨髓炎。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2.炎症反应:感染后,骨髓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3.骨质破坏:炎症细胞释放的酶和细胞因子会破坏骨组织,导致骨质吸收和破坏。
4.脓肿形成: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形成脓肿,积聚在骨髓腔内。
5.死骨形成:严重的骨质破坏会导致骨组织坏死,形成死骨。
6.窦道形成:在疾病后期,脓肿破溃后会形成窦道,长期不愈。
这些病理特点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局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髓炎反复发作、骨骼畸形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