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9212次浏览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骼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转变而来,也可因开放性骨折感染、慢性劳损、临近感染灶等原因引发。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全身症状:可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
2.局部症状:患肢皮肤菲薄、色泽暗、有多处瘢痕,肌肉萎缩,可有窦道形成,从窦道内排出恶臭的脓液,有时还可排出死骨。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和破坏,有时还可发现死骨。
对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手术治疗:包括病灶清除术、死骨切除术、窦道切除术等,以清除病灶,消灭死腔,促进愈合。
3.其他治疗:包括局部换药、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甚至需要截肢。
总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