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5899次浏览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简称菌痢。其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
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等。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可迅速出现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菌痢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
菌痢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
菌痢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此外,还应加强对粪便的管理,做好水源和食品的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带菌者。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感染菌痢后容易并发中毒型菌痢,应特别关注。如果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饮食情况。同时,在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