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129次浏览
中医认为,小儿中耳炎多因风热邪毒侵袭耳窍,或肝胆火逆,上犯于耳,或肾元亏损,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推拿疗法可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通络止痛,可作为小儿中耳炎的辅助治疗方法。以下是小儿中耳炎推拿手法:
1.开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推2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推坎宫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称推坎宫,推2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3.揉太阳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揉2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4.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该穴,称揉耳后高骨,揉2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安神,止痛除烦。
5.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由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称清肺经,推100~2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6.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7.清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食指伸直,由食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称清肝经,推100~200次。
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
8.按揉翳风穴
位置:耳垂后下缘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该穴,称按揉翳风穴,按揉100~200次。
作用: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9.按揉听宫穴
位置: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该穴,称按揉听宫穴,按揉100~200次。
作用:清热消肿,通络止痛。
10.按揉听会穴
位置: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该穴,称按揉听会穴,按揉100~200次。
作用:清热消肿,通络止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的孩子患有中耳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推拿过程中,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穴位,以免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