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内传导阻滞的病因和临床意义

发布于  2024-12-30

1913次浏览

根据心室内传导阻滞的病因和临床意义,对于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心律失常同时存在。其病因包括:

1.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室内传导阻滞的主要原因。

2.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3.心肌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都可能导致心室内传导阻滞。

4.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5.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6.药物: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可能导致心室内传导阻滞。

7.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8.其他:如心脏手术、电击伤等。

心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取决于阻滞的程度和类型。一度和二度I型心室内传导阻滞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二度II型和三度心室内传导阻滞可能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影响心脏的功能,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心力衰竭等症状。

对于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进行个体化处理。一度和二度I型心室内传导阻滞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二度II型和三度心室内传导阻滞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以避免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此外,针对病因的治疗也是重要的,如积极治疗冠心病、控制心律失常等。

总之,心室内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因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导致幼儿一出生就存在的一类心血管畸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检查出了心脏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检查出了心脏传导阻滞的意思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传导速度减慢、传导终断的情况,可以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发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是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的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发生在心室内,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此外,按照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度。其中一度传导阻滞的传导时间延长;二度I型阻滞的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Ⅱ型表现为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表现为冲动不能被传导。
窦性心动过速与房内阻滞的危害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房内阻滞一般指室内传导阻滞,生理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会产生危害,但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室内传导阻滞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危害。 1、胸闷 患者因药物因素或疾病因素导致窦房结冲动频率加快、心脏激动传导过程减慢或阻断,造成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胸闷症状。 2、心悸 患者因心动频率过快,心脏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悸症状。 3、头晕 患者因心脏射血功能减弱,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症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可出现心率增加、QRS波形态改变、P波异常等表现。 1、心率增加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时,心率每分钟在60-100次之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心率增加的情况,呈现每分钟150-250次。 2、QRS波形态改变 通常情况下QRS波形形态和时限均为正常,出现室内传导阻滞时,可出现QRS波形形态异常,呈广泛畸形。 3、P波异常 P波呈倒置状态,可埋藏于QRS波群内或终末部分,与QRS波群之间保持固定关系。
心电图波形的意义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它反映了心房肌的兴奋和收缩情况,其形态、振幅和时限的异常可能提示心房的病变,如心房肥大、心房节律异常等。 QRS波群反映心室的除极过程。其时限、形态和振幅的变化对于诊断心室的病变具有关键作用。例如,QRS波群增宽可能提示室内传导阻滞;振幅异常可能与心室肥厚等有关。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T波的改变,如倒置、低平或高耸,可能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通过对T波的分析,可以了解心室肌的功能状态。 此外,心电图波形的节律、间期等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如心率的快慢可提示心脏的功能状态,PR间期的异常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相关。 心电图波形的意义重大,是临床上诊断心脏疾病、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通过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和解读,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属于室内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由窦房结发出,经过房室结、希氏束传导至左右束支,再进一步传导至心肌细胞,引发心脏的收缩。右束支是心脏电传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将电信号传导至右心室。当右束支的传导发生完全性阻滞时,即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其可能是肺源性心脏病、大面积的肺梗死等,导致右心负荷增加,进而影响右束支的传导。也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右束支的传导功能。因此出现以上不适症状, 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心率慢怎么回事怎么办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率慢指心率过缓,心率过缓的因素包括体质较好、过度劳累、焦虑、高钾血症、心肌炎等,因素不同处理不同,相关分析如下: 1.体质较好 长期锻炼的人群,如运动员,由于心肌发达,心肌纤维粗大,心肌能力强,因此心率往往较慢。这是身体对长期锻炼的适应性反应,能够在较低的心率下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血液的需求。 通常无需治疗,是一种生理性的适应现象。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就无需担心。 2.过度劳累 长时间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透支,进而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使心率降低。 主要是休息和观察。如果休息一段时间后心率恢复正常,则无需进一步治疗。 3.焦虑 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跳频率降低。 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抗焦虑。 4.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由于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它会导致出现房内、室内传导阻滞,从而使心率降低。 主要包括降低血清钾浓度的治疗,如使用秋水仙碱片、碳酸氢钠片、复方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血钾浓度和心电图变化。 5.心肌炎 心肌炎会影响心脏肌肉的正常收缩和传导功能,导致心率变慢或不规则。 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辅酶Q10胶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注射液等药物改善心肌功能,促使病情康复。 如果心率过缓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
窦性心律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放的冲动控制着心脏的收缩。在窦性心律下,心脏的节律规律且正常,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范围内,是一种健康的心律。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可能是年龄因素、药物因素、心脏疾病等因素引起的,相关解释如下所示: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功能逐渐退化,会出现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的情况。 2.药物因素 若服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等药物,会影响心肌搏动功能,可能会引起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3.心脏疾病 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会导致心肌损伤或心脏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做心电图的目的和意义
刘琰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做心电图的目的是检查心脏电活动是否存在异常,做心电图的意义主要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Q波、S-T段、T波、Q-T间期、U波等。 1.P波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表示患者可能出现新房肥大的情况。 2.PR间期 PR间期延长多数表示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变长,患者房室传导可能出现问题,主要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的是左右心室除极和较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出现的变化,QRS波群时间延长多见于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等疾病。 4.Q波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一般叫异常Q波,主要是由心肌梗引起的,Q波上抬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疾病,Q波下移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原因有关。 5.S-T段 S-T段不正常下移可能是心肌缺血、心脏受损等原因引起的,S-T段上移一般表示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6.T波 T波倒置或低平,多数是心肌缺血、低血钾等原因引起的,冠状T波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T波明显升高患者多处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高血钾等状态下。 7.Q-T间期 Q-T间期延长主要与心动过缓、心肌损伤、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等有关,Q-T间期缩短则可能与高血钙有关。 8.U波 U波明显增高多与血钾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有关,U波倒置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冠心病,U波增大时可能会伴有心室肌应激性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
右束支阻滞是什么意思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右束支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右束支传导出现了阻滞。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右束支阻滞的相关信息。 一、病因 1.正常人 右束支阻滞在正常人中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这可能与右束支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使其更容易发生传导阻滞。 2.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右束支阻滞,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右束支传导受损。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右束支阻滞。 4.其他因素 如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心脏外伤等也可能引起右束支阻滞。 二、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右束支阻滞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有些人可能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存在右束支阻滞。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右束支阻滞可能会导致一些症状,如心悸、头晕、乏力等。如果右束支阻滞导致了心脏功能的异常,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 三、诊断 1.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右束支阻滞的常用方法。心电图上可以显示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征性改变,如QRS波群时限延长、V1导联呈rsR型、V5导联S波增宽等。 2.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右束支阻滞。 3.其他检查 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检测等可能有助于明确病因或排除其他潜在的心脏疾病。 四、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右束支阻滞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而定。 2.观察和定期复查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右束支阻滞,尤其是在正常人中发现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3.安装起搏器 在某些情况下,如右束支阻滞合并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脏起搏功能。 五、预防 对于正常人来说,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右束支阻滞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护心脏的健康。 对于已经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积极控制疾病的进展、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是预防右束支阻滞加重的重要措施。 总之,右束支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如果出现症状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脏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对自己的心脏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请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心脏室内传导阻滞怎么办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脏室内传导阻滞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并避免过度摄入高盐食物,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配合使用阿托品、地高辛、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调节心跳节律,以改善全身各组织、器官供血。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脏室内传导阻滞,常常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电极感知心脏的电信号,并通过电刺激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搏动。
完全性室内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啊?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在做心电图的检查中,房室结以下部位发生了传导阻滞,一般不需要过度的紧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的做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等检查来排除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如果是差异性传导,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