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7938次浏览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后发烧39度,是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手心、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如果宝宝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功效与作用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主要用于8个月以上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
二、使用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甲醛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5.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三、使用方法
1.乙脑减毒活疫苗:共接种2剂次,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2.乙脑灭活疫苗:共接种4剂次,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四、识别技巧
1.查看疫苗的外观:疫苗应为澄清液体,无异物、无混浊、无沉淀。
2.检查疫苗的有效期: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注意疫苗的储存条件:乙脑疫苗应在2℃~8℃的条件下避光储存和运输。
五、副作用/食用禁忌/禁忌人群
1.副作用:接种乙脑疫苗后,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食用禁忌:无。
3.禁忌人群:与使用禁忌相同。
六、风险提示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
2.回家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接种疫苗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红肿、疼痛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宝宝接种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5.如果宝宝有其他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