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6170次浏览
直肠增生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便血:息肉表面若发生糜烂、溃疡,会引起间歇性或持续性便血。一般血色鲜红,量不多,混有黏液。
2.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黏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患者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黏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出现,且也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年龄较大、家族中有肠癌病史、长期吸烟饮酒、肥胖、有肠癌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诊、直肠镜、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确诊为直肠增生性息肉的患者,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蒂的有无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息肉较小、数量较少、形态规则、蒂较细长的,可以通过结肠镜下电切或圈套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息肉较大、数量较多、形态不规则、蒂较粗短的,或怀疑有恶变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直肠增生性息肉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息肉,预防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