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临床表现

胰岛素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大汗出、心慌、乏力等等表现。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又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很少。临床特点是功能性分泌多量胰岛素而使空腹低血糖以及由于多次低血糖发作导致的中枢神经损害。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候群,多发生于清晨餐前,也可见于午餐或晚餐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月经来潮、发热等可诱发,病情由轻渐重,由1年数次发作逐渐发展到1日数次发作;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最短3~5分钟,长者可持续数日。长期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致中枢神经的器质性损害,遗留性格异常、记忆力下降、神经失常、痴呆等,常误诊为精神病或其他功能性疾病。

发布于 2023-07-25   浏览6040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采用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秦英刚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是癌症吗
胰岛素瘤是指胰岛细胞瘤,不完全等同于癌症。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起源于胰岛β细胞,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起源于胰岛α细胞或δ细胞。在病理学上,胰岛细胞瘤通常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性的可能性,只有恶性的胰岛细胞瘤才属于癌症。 胰岛细胞瘤患者日常需注意调节自身心理状态,避免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出门时可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帮助缓解不适。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怎么办
胰岛素瘤即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胰岛细胞瘤的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胰岛细胞瘤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改善胰岛素细胞瘤的分泌,例如奥曲肽、奥曲肽微球、兰瑞肽等。 3、手术治疗 对于体积较大或有恶性倾向的胰岛细胞瘤,可采用手术的方式将瘤体切除。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什么是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是胰腺内分泌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肿瘤主要由胰岛β细胞组成,临床表现为低血糖发作时血清胰岛素浓度异常高,手术切除胰岛素瘤是首选治疗方法。 胰岛素瘤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可以为良性或恶性。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胰腺功能性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然而,恶性胰岛素瘤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一旦明确确诊,对于良性孤立性胰岛素瘤,首选手术切除肿瘤,对于术后仍有低血糖的患者,若进一步定位检查后发现孤立性或多发性肿瘤,推荐再次手术。 对于胰腺探查不能定位胰岛素瘤的患者,以及不适合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建议使用二氮嗪作为低血糖的内科治疗。 如有不适请至医院就诊。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怎么预防
1.胰岛素瘤病因不明,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作息规律。 3.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临床表现
胰岛素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大汗出、心慌、乏力等等表现。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又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很少。临床特点是功能性分泌多量胰岛素而使空腹低血糖以及由于多次低血糖发作导致的中枢神经损害。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候群,多发生于清晨餐前,也可见于午餐或晚餐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月经来潮、发热等可诱发,病情由轻渐重,由1年数次发作逐渐发展到1日数次发作;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最短3~5分钟,长者可持续数日。长期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致中枢神经的器质性损害,遗留性格异常、记忆力下降、神经失常、痴呆等,常误诊为精神病或其他功能性疾病。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有哪些症状
胰岛素瘤90%以上都为良性肿瘤,99%以上的胰岛素瘤都会引起低血糖的相关症状。低血糖多发生于清晨餐前和运动后,表现为头痛、焦虑、出汗、心悸、面色苍白等,甚至有的病人会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为神经性或精神性障碍类疾病,部分人在出现症状数年后才能确诊。为避免低血糖发作,常因加餐而导致肥胖。 1.中枢神经症状表现为头痛、复视(看东西有重影)或视物模糊、反应迟钝、健忘、智力减退、痴呆、记忆缺失等,甚至出现嗜睡、昏睡不醒。 2.自主神经症状表现为出冷汗、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发凉、手足颤软、恐惧、焦虑等。 3.精神和行为异常精神异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精神失常等;行为异常可表现为动作反应迟缓、言语增多、走路步伐不稳、肢体摇晃等。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怎么诊断
传统的Whipple三联征概括了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和诊断要点。 1.空腹或运动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症状发生时血糖低于2.8mmol/L、禁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2.应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血中胰岛素相对于血糖水平异常增高。 3.如无低血糖症状发作,可进行饥饿诱发试验。饥饿24小时后,血胰岛素/血糖>0.3则表示存在不为低血糖所抑制的自律性胰岛素分泌。 4.胰岛素瘤病人的C-肽和前胰岛素水平也会增高。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怎么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可明确是否存在肿瘤,了解肿瘤大小和位置等。 -动脉造影:发现“灯泡征”,诊断率可达80%。 -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采血测定胰岛素(PTPS)和选择性动脉内葡萄糖酸钙激惹试验(IACS):测定胰岛素含量,根据峰值定位诊断。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有助于多发病变及转移灶的检出。 -术中探查:准确定位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清生化检查:通常联合检测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和血糖。如胰岛素显示有与血糖不等比例的高分泌,C肽有抑制,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疫组化检测:用于辅助胰岛素瘤的诊断。50%的胰岛素瘤表达多种激素,除胰岛素外,还可表达胰高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和其他激素。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治疗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治疗包括饮食调节和手术治疗。 1.饮食调节:为了尽量较少低血糖的发生,应严格按时加餐。 2.手术治疗:根治性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肿瘤摘除术、远端胰腺切除术、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术)。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胰岛素瘤临床表现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又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很少。临床特点是功能性分泌多量胰岛素而使空腹低血糖以及由于多次低血糖发作导致的中枢神经损害。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候群,多发生于清晨餐前,也可见于午餐或晚餐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月经来潮、发热等可诱发,病情由轻渐重,由1年数次发作逐渐发展到1日数次发作;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最短3~5分钟,长者可持续数日。长期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致中枢神经的器质性损害,遗留性格异常、记忆力下降、神经失常、痴呆等,常误诊为精神病或其他功能性疾病。
李云峰 副主任医师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三甲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