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403次浏览
先天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4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呕吐,大多数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少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以下是关于先天性幽门狭窄治疗的详细介绍。
1.保守治疗
禁食: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暂时禁食4~6小时,然后喂少量糖水,观察呕吐是否缓解。
补液: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患儿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胃黏膜保护剂:使用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红霉素:可促进胃排空,缓解呕吐症状。
2.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为幽门环肌切开术,通过切开幽门括约肌,解除狭窄,使食物能够顺利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术后也需要注意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此外,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有严重先天畸形或其他疾病的患儿,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如果对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