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9163次浏览
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肾盂肾炎、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后果。因此,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以下是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多饮水: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促进细菌排出。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
2.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也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如三金片、金钱草颗粒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对症治疗:
发热: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口服退烧药等。
疼痛:若出现尿痛、尿急等症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等。
4.终止妊娠:
病情严重:若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或并发急性肾盂肾炎、肾积脓等,应考虑终止妊娠。
孕晚期:若妊娠已达37周,胎儿已成熟,可在积极治疗尿路感染的同时,适时终止妊娠。
孕早期:若妊娠早期发生尿路感染,且病情较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妊娠,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致畸等。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