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间隙感染怎么办

发布于  2024-12-31

1132次浏览

颌下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来自下颌磨牙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及口腔黏膜损伤等。根据颌下间隙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针对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轻度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甲硝唑等,以控制感染。

严重感染: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切开引流:

对于已经形成脓肿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以排出脓液,缓解症状。

切口应选择在波动最明显的部位,通常在颌下区做横行切口,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

3.其他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漱口。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恢复。

对于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时应更加谨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颌下间隙感染
颌下间隙感染是指颌下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颌下区丰满,淋巴结肿大、压痛。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如为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流目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颌下间隙感染是怎么回事?
李将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下颌下间隙感染多继发于口腔组织的炎症,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临床早期表现为口腔组织局部疼痛、口底部肿胀,渐进性张口困难等。感染沿筋膜扩散至颈部,可造成纵隔感染,喉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早期减除张力和充分引流。
颌下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李将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颌下间隙感染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硝唑、头孢米松等具有抗感染作用的药物,来消除体内的炎症,避免炎症扩散。如果病人的症状比较严重,局部已经形成了脓肿,还需要经过手术引流的方式,来消除脓肿。此外,病人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不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大部分病人经过正规的治疗,并且平时多加注意,便能够使疾病尽快恢复。
颌下间隙感染输液能治好吗?
李将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颌下间隙感染经过输液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所使用的药物是否对症等一些因素来进行分析。颌下间隙感染症状较为轻微时,可以经过静脉大剂量注射抗生素药物来控制感染,部分病人经过上述治疗后即可以治愈,但是也会有部分病人感染程度比较严重,但经过上述治疗无法治愈,例如已经表现出化脓性感染,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部分病人还需要进行全身性的支持治疗,例如吸氧、输血、输液或者高压氧治疗等。
颌下间隙感染会导致胸闷吗?
马晶晶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 三甲
颌下间隙感染是可能会造成胸闷。颌下间隙感染不但会造成下颌下方大面积表现出肿胀的情况,而且还会表现出淋巴结肿胀、疼痛、言语、进食困难等表现,病人同时可能还会伴随发热、头痛等表现。如果病人不进行及早的治疗,颌下间隙感染就会向其它间隙发生扩散,比如舌下间隙等,就会造成病人表现出吞咽以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纵隔脓肿。纵隔脓肿一旦形成后,脓液就很可能会破入胸膜腔,造成病人表现出胸闷、胸痛等表现,所以一旦患有颌下间隙感染后,应及早进行治疗,以此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颌下间隙感染用什么抗生素比较好?
李将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颌下间隙感染是多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之一,可以采用头孢,罗红霉素等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治疗上除静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炎症的发展外,还应着重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如输血、输液,必要时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及时行切开减压及引流术。切开引流时,一般根据肿胀范围或脓肿形成的部位,从口外进行切开。选择皮肤发红,有波动感的部位进行切开较为容易,广泛切开后还应充分分离,使颌下间隙的脓液得到充分引流。用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创口内放置橡皮管引流。
颌下间隙感染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马晶晶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 三甲
颌下间隙感染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是颌下间隙感染的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情况下病人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目的是将大量坏死的物质和致病菌排出体外,不仅可以起到消炎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症状。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好,仅仅靠药物治疗,不但费时,而且还很难快速的达到治疗效果,所以病人在治疗时,一定要多听取医生的建议,最好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来治疗。
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诊断方法是什么?
张琴 主治医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
诊断颌下间隙感染需根据个人病史、临床表现或是超声及影像学的表现,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患有颌下间隙感染者,一般由牙源性感染诱发,在其早期临床表现为有明显淋巴结肿大、牙痛症状表现出,当淋巴结炎症向外扩散后,还可形成蜂窝组织炎。由于颌下间隙感染范围较大,易形成脓肿。在确定脓肿形成后,需根据脓肿部位和皮肤变薄部位进行切开引流治疗,引流后注意做好切口护理,尽量经常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脓腔,防止切口继发感染,诱发其它疾病。
颌下间隙感染能治愈吗?
张琴 主治医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
颌下间隙感染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可以治愈的,是牙源性造成的间隙感染。找到病灶牙,开髓引流,解除牙肿痛,肿胀处触诊未有波动感。为控制炎症的扩散,全身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脓肿形成,触到波动感,需局麻下切开充分引流,排出脓液。重症感染压迫颈部表现出呼吸困难,为保证呼吸道通畅,应尽早做气管切开术。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平时注意面部及口腔的卫生,加强身体营养供给,提高自身抵抗力,这样才有利于疾病治愈。
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将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颌下间隙感染是多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之一,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感染来源多见于牙源性炎症。其次为下颌下淋巴结炎,早期表现为下颌下淋巴结炎,临床表现为下颌下区丰满,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有凹陷性水肿,需要和化脓性淋巴结炎相鉴别。感染初期应全身应用足量抗菌药物以控制炎症的发展,避免扩散。局部可用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当扪诊有波动感,或者说按压有凹陷性水肿时,则证明有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饮食清淡,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颌下间隙感染必须手术治疗吗?
张琴 主治医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
如果在颌下间隙感染早期得到及时治疗,此时可以不用手术治疗,仅经过服用足量的抗菌药物就可以控制炎症的发展。如果炎症未得到控制,感染扩散形成脓肿,局部扪诊有波动感呈现凹陷性水肿时,就必须进行手术切开引流。颌下间隙位于下颌下三角区,和口底多间隙相通,感染极易扩散,蔓延成严重的治疗非常困难的口底多间隙感染,也就是口底蜂窝织炎,所以颌下间隙的感染应当造成重视。多数颌下间隙感染以颌下淋巴结发炎为早期表现,感染早期可见颌下区丰满,有明确边界的淋巴结肿大和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