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3071次浏览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约占65%,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链球菌、肠球菌),其他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可引起本病。
草绿色链球菌为口腔、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当拔牙、扁桃体摘除、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等操作后,细菌易侵入门静脉系统,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族链球菌感染多与皮肤感染有关,如痈、蜂窝织炎等,也可引起心内膜炎。
其他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则与特定的感染源有关,如肺炎球菌常由肺炎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由皮肤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引起。
对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除了临床表现外,血培养是确诊的关键。在应用抗生素前采血培养可提高阳性率。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发现赘生物,明确心内结构的损害情况。
治疗方面,首选青霉素,可联合庆大霉素或链霉素。对于耐药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等药物。疗程一般为4~6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4周。
预防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口腔、上呼吸道的感染。在进行有创操作前,应注意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先心病患者、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或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内膜炎。
总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了解病原菌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