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6695次浏览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以下是关于小儿麻痹症的一些信息:
1.病毒如何传播?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无症状的感染者)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通过受污染的手、食物、水和空气传播,经手到口途径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2.症状有哪些?
感染后有部分人可无症状,称为隐性感染,而大多数人会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及肢体疼痛等。
仅部分患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瘫痪,称为脊髓灰质炎型。瘫痪型病例的症状取决于病变部位,可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弛缓性麻痹,亦可有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于麻痹后2~3周,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逐渐恢复,多于1~2年内完全恢复,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两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
加强环境卫生,做好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防止病毒传播。
4.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小儿麻痹症,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后遗症的处理?
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康复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恢复功能。
对于严重的残疾,可能需要辅助器具或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和预防残疾的发生。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重要措施,家长应按时带孩子进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