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

发布于  2025-05-15

8456次浏览

梗阻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分泌或吸收失衡,导致脑室系统扩张和脑积水形成的一种疾病。第四脑室是脑积水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第四脑室扩大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相关内容。

一、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原因

1.先天性畸形

如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孔闭锁等,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

2.肿瘤

颅内肿瘤如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可压迫第四脑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

3.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可引起蛛网膜粘连,导致脑脊液循环不畅。

4.出血

颅内出血可导致蛛网膜下腔粘连,影响脑脊液循环。

5.其他原因

如颅脑外伤、颅内手术等,也可能导致第四脑室扩大。

二、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症状

1.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2.脑积水症状

如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排尿异常等。

3.其他症状

如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抽搐等。

三、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诊断

1.头颅CT或MRI检查

可清晰显示脑室系统的扩张情况,有助于诊断。

2.腰椎穿刺

测量脑脊液压力,有助于判断脑积水的程度。

3.其他检查

如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可帮助明确病因。

四、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治疗

1.手术治疗

解除脑积水的梗阻原因,如肿瘤切除、粘连松解等。

2.脑脊液引流

通过手术或内镜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或其他部位,减轻脑积水。

3.药物治疗

如利尿剂、脱水剂等,可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

4.其他治疗

如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五、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的预防

1.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和治疗颅内病变。

2.避免头部受伤

注意安全,防止头部受伤。

3.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

如脑膜炎、脑炎等,避免病情加重。

4.注意饮食健康

保持营养均衡,提高身体免疫力。

总之,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扩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预防,避免病情加重。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梗阻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主要是指患者脑室出现梗阻的情况后脑脊液循环受阻,造成大量脑脊液在脑内积聚不能排出而引起的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积水会影响昏迷病人清醒吗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积水确实有可能影响昏迷病人清醒。脑积水大多是脑组织感染、脑出血、脑梗塞、颅脑外伤、脑肿瘤等引起,患者陷入昏迷后脑积水或可持续增加。此时若未及时进行脑脊液分流术、切开成形术、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或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药物促进积水吸收,则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迫,患者可能无法恢复清醒,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脑组织坏死现象。
脑出血引起的脑积水怎么治疗好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出血引起的脑积水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来改善,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药物治疗脑出血引起的脑积水患者可以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甘露醇、氢氯噻嗪、山梨醇等,改善患者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患者有蛛网膜粘连的情况可以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治疗脑水肿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治疗脑出血疾病,患者如果出现凝血
轻度脑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轻度脑积水通常与脑脊液流动受阻、脑脊液吸收不良、脑脊液生成过多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1、脑脊液流动受阻一般脑脊液在大脑内可以正常流动,不会引起脑积水。但如果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个通道发生梗阻的情况,则都可能造成脑脊液流动受阻,引发轻度脑积水。2、脑脊液吸收不良如果体内发生疾病,如感染、肿瘤等,或是脑部因外伤引发脑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则都
胎儿脑积水b超特征?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表现出脑积水一般会出目前超声底下,可以明显的看到胎儿的脑室尺寸增加宽度超过15mm,这种情况下胎儿的脑组织就会受到压力表现出变薄的情况,这种现象在病人进行胎儿的头颅磁共振的检查也可以发现这种差不多的现象。但是病人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如果胎儿表现出脑积水可以选择在出生以后进行手术的矫正。
胎儿脑积水可以治疗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脑积水如果造成了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一般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如果比较轻可以用利尿的药物或应用脱水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比较重造成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多数要采用脑积水腹腔引流手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
怀孕胎儿脑积水怎么办?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期胎儿脑积水,如不超过一厘米,可以暂不予处理。但是需定期进行规律产检,行胎儿彩超检查,观察胎儿脑积液的变化。如脑积液持续性增长且超过一厘米之后,需就诊当地医院,必要时行胎儿核磁进行检查,进一步排查胎儿大脑发育异常可能。如果孕期超声发现胎儿脑积液,不必惊慌。因为孕期大多数胎儿微量脑积液,可以自行吸收
胎儿脑积水怎么治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脑积水,是指在怀孕期间经过B超或磁共振发现胎儿颅脑以内的腔隙明显增宽,达到脑积水的程度,例如侧脑室大于15毫米,或颅后窝大于15毫米,对于胎儿脑积水,现阶段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办法能够干预和治疗的,对于胎儿脑积水主要是以客观检查,尽可能的明确病因为主,根据病因以及病情的变化程度来判断胎儿是否可以保留
孕期胎儿脑积水怎么治?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在怀孕4个月的时候查出胎儿脑积水,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怀孕早期就表现出脑积水,一般来说后期会继续加重,对于这种情况应当进行引产比较合适。现阶段虽然针对胎儿宫腔以内的疾病采取了一些宫内治疗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局限在肺部疾病,心脏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针对胎儿脑积水的治疗,只能在出生以后来进行干预。如果
胎儿有脑积水怎么办呢?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胎儿有脑积水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本病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在产生、吸收和循环过程当中,表现出了异常的情况。对于先天性的脑积水可以遵医嘱使用脱水药来缓解症状。严重的脑积水需要手术治疗。胎儿有脑积水可以考虑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由于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此外一
胎儿脑积水20mm怎么办?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脑积水20mm要注意复查胎儿彩超,一般可以经过胎儿彩超看到脑室或者侧脑室的增宽,但是不能单纯经过一次彩超就断定胎儿脑积水的诊断,要在24周,28周左右再次复查胎儿彩超,如果仍然存在脑积水,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侧脑室引流或者终止妊娠等手段来治疗。平时注意休息,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防止接触有害物
小儿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陈红伟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小儿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分阶段,在小孩囟门没有闭合之前,由于脑室的扩张使颅腔逐渐地增大,导致患者出现头围的增大。如果脑积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头围会逐渐逐渐地增大。并且随着脑皮质变薄,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压迫神经,会产生临床症状,比如智力发育迟缓、囟门的增宽、头皮变薄、头皮静脉等。患者囟门完全闭合了之后,出现脑积水。由于颅内的压力增高,从而导致
如何治疗小儿脑积水
陈红伟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半岁以内的脑积水患者,前期先进行脑室外引流,前期先不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可以先进行脑室外引流,包括改良的脑室外引流,使颅内压力不至于过高,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要要注意观察。有一部分小孩由于脑出血或是其他原因,堵塞了蛛网膜颗粒,暂时的吸收障碍的脑积水。通过前期的净化治疗之后,后期循环又正常,最终可以去掉引流管,这样孩子既保证了生命,又避免了进
脑积水会对智力有影响吗
陈红伟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脑积水会对智力有影响,因为脑积水是颅脑内的脑室脑脊液积聚,使水异常地增多,向周围压迫脑组织。因为脑子有功能,当水逐渐增多,长时间压迫脑组织,把脑组织压薄,就会影响功能,首先是智力的发育。有些人还会出现肢体活动的障碍,包括记忆力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不好。临床上很多脑积水患者,虽然将脑积水症状解决,但是前期的过程比较长,所以会遗留一部
胎儿脑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秀梅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积水引起原因不是很明确,可能是与母亲营养不良或者过度或者是遗传因素或者是合并其他疾病,包括感染等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发育异常,包括染色体异常。胎儿脑积水指的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主要是由于脑积液量增长过多,在500到3000毫升左右,蓄积于脑室系统,导致脑室扩张而压力增高,压迫正常脑组织,脑积水还经常会伴有脊柱裂、足内翻等合并畸形,严重
脑水肿和脑积水一样吗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肿和脑积水不一样。脑血肿是脑组织受到外伤、感染、出血等因素出现肿胀和水肿,而脑组织水肿过段时间会逐渐消退。脑积水是脑积液产生循环吸收障碍引起的颅脑内的脑脊液的增多,进而压迫脑组织,所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另外,脑积水也可以引起脑水肿。
胎儿脑积水b超能看出来吗
何慧仪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胎儿脑积水四维彩超大部分可以看得出来,而且彩超时间在孕24到28周之间做三维或者四维的彩超比较合适,因为胎儿发育在中期各器官已经发育成熟,能够通过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问题。由于超生也隔着肚皮检查有时不一定非常准确,如果有怀疑畸形医生可能会建议孕妇再去进一步做相应检查,比如怀疑脑、腹积水有可能继续咨询新生儿科医生或者做脑部检查,进一步确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