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9137次浏览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心肌炎、中毒性肾病等严重并发症。以下是关于白喉的一些信息:
1.白喉的症状有哪些?
轻型:起病缓慢,体温一般在38℃左右,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假膜,常超出扁桃体范围,假膜不易拭去,强行剥离后易出血。
重型: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假膜迅速扩展,可引起呼吸道阻塞,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症状。
中毒型: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
2.白喉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对于中毒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人工辅助呼吸等治疗。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3.白喉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直至症状消失后2周,或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为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
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物品。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白喉疫苗是预防白喉的主要措施。儿童应按计划进行全程免疫接种。此外,还可以使用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
总之,白喉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白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