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4720次浏览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常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其可分为三期,各期的特点如下:
1.前驱期(早期)
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可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起病急骤,会出现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多位于额部或眶后,可伴有呕吐,年长儿会出现性格改变。
2.脑膜刺激期
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
部分患者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节律不规则等症状。
3.昏迷期
患者会出现昏迷、惊厥、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等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
此期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低热、盗汗、头痛、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应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接种,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