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1179次浏览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和护理都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手术治疗的担忧和恐惧心理较重。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预后,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2.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病情稳定。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引流液过多或颜色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肢体护理: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平卧或侧卧,避免髋关节过度屈伸、内收或外旋。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切口疼痛,影响休息和睡眠。护士应评估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禁食6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给予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如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定期开放尿管,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如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压疮: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受压。如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症状,及时给予换药处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活动。如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紫等症状,及时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4.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协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活动,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屈伸、趾关节活动等。
术后中期:协助患者进行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术后后期: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如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5.出院指导:
休息与活动:告知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避免摔倒。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用药:按医嘱服用药物,如抗骨质疏松药物、止痛药物等,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复诊: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耐心,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