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6470次浏览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脐疝的一些信息和建议。
一、什么是新生儿脐疝?
新生儿脐疝是指婴儿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这是因为婴儿的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因腹直肌及鞘状突均未发育健全,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肠管等可从此部位向外突出,从而形成脐疝。
二、新生儿脐疝的症状
1.脐部有突出的肿物
在婴儿哭闹、咳嗽、腹泻等情况下,脐部会出现一个圆形或半球形的肿物,质地柔软,无压痛,肿物通常可以用手回纳。
2.消化不良
有些婴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吐奶、便秘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3.不安和哭闹
由于脐疝可能会引起不适,婴儿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哭闹、烦躁等情绪。
三、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法
1.观察等待
对于大多数新生儿脐疝,在1岁左右会自行愈合。因此,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观察等待,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避免让婴儿过度哭闹,减少腹压增加的情况。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医生会检查脐疝的情况。
2.疝气带治疗
如果脐疝较大或经过观察等待后没有愈合的迹象,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疝气带进行治疗。疝气带通过压迫脐部,帮助疝气回纳,并促进愈合。
3.手术治疗
如果脐疝经过长期观察和治疗仍未愈合,或者发生了嵌顿(疝气内容物无法回纳)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脐部的薄弱处,防止疝气的复发。
四、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硬币等硬物压迫脐部
有些家长可能会使用硬币等硬物压迫脐部,以为这样可以帮助疝气回纳。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会损伤婴儿的皮肤。
2.不要自行挤压或揉搓脐疝
挤压或揉搓脐疝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家长不要自行处理。
3.及时就医
如果婴儿出现脐部红肿、疼痛、发热等异常情况,或者脐疝突然增大或无法回纳,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多数新生儿脐疝可以通过观察等待和适当的治疗方法自行愈合。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脐部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如果对婴儿的脐疝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