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4497次浏览
胚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后,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B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临床属于流产或死胎的范畴。造成胚胎停育的原因比较多,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
一、胚胎停育的原因
1.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异常和结构异常。
2.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等。
(2)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
(3)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严重的躯体或心理的不良刺激(如手术、性交过频、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酗酒、吸烟、接触化学毒物、严重的噪声和振动等)。
(5)免疫功能异常: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导致母体对胎儿的排斥。
3.父亲因素
精子染色体异常也可能导致胚胎停育。
4.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胚胎停育。
二、胚胎停育的诊断
1.B超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胚胎停育的常用方法。在停经6~7周时,B超检查可显示妊娠囊内胎芽和胎心搏动,若妊娠囊内未见胎芽或胎心搏动,或胎芽长度≥7mm时仍无胎心搏动,即可诊断为胚胎停育。
2.其他检查
(1)血β-hCG测定:如果血β-hCG持续不升或下降,提示胚胎停育。
(2)孕酮测定:黄体功能不足时,孕酮水平降低。
(3)其他:必要时可行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等,以排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疾病。
三、胚胎停育的治疗
1.清宫术
一旦确诊为胚胎停育,应及时进行清宫术,清除宫腔内的胚胎组织,以避免稽留流产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抗感染治疗
清宫术后,应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病因治疗
对于胚胎停育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补充孕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补充甲状腺素。
4.其他治疗
(1)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因素导致的胚胎停育,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2)抗凝治疗:对于血栓前状态或易栓症导致的胚胎停育,可采用抗凝治疗。
四、胚胎停育的预防
1.孕前检查
夫妻双方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排除可能导致胚胎停育的因素。
2.孕期保健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3)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毒物等。
(5)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6)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前检查。
总之,胚胎停育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旦发生胚胎停育,应及时进行清宫术,并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备孕和孕期,应注意保健,预防胚胎停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