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6113次浏览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针对胆汁淤积和并发症的治疗、针对胆管狭窄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肝移植治疗等。
1.针对胆汁淤积和并发症的治疗
熊去氧胆酸:可减轻胆汁淤积,改善肝功能。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可调节免疫反应,缓解炎症。
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
保肝药物:如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等,可保护肝细胞。
对症治疗:如瘙痒严重,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出现胆道感染,需使用抗生素。
2.针对胆管狭窄的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管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可解除胆道狭窄,通畅胆汁引流。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适用于病情严重、无法耐受ERCP者。
3.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
对于病情活动、激素依赖或不耐受激素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
常用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英夫利昔单抗等。
4.肝移植治疗
是终末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饮食管理,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管造影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有胆道手术史、炎症性肠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胆管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