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4547次浏览
老年人脊柱骨折后,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一、就医治疗
1.休息与制动:老年人脊柱骨折后,应立即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和避免骨折加重。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佩戴支具或使用硬板床,保持身体的稳定。
2.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给予止痛药物、消炎药、抗骨质疏松药物等,以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和预防并发症。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康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电疗等。
4.手术治疗:如果骨折严重、不稳定或出现神经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缓解神经压迫。
二、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还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进行导尿或更换尿管。
3.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会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应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被动活动,穿着弹力袜,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4.压疮:长期卧床还容易导致压疮,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等。
三、康复训练
1.脊柱稳定性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脊柱稳定性训练,包括腹肌、背肌、臀肌的训练,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2.肢体功能训练:进行肢体的功能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渐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提高生活质量。
四、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老年人骨折后需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心理护理:老年人骨折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X光、CT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避免跌倒:老年人骨折后应特别注意避免跌倒,家属应给予照顾和陪伴,保持室内环境安全,地面干燥无障碍物。
总之,老年人脊柱骨折需要综合治疗和全面护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