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5986次浏览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律失常,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按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传导至心室。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文氏型,表现为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心房激动不能传导至心室。II型又称莫氏型,表现为心房激动传导突然阻滞,但阻滞未完全中断,传导时间延长。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全部心房激动均不能传导至心室。
病因:
感染: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
中毒: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
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其他:如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等。
症状: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症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抽搐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心室率较慢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晕厥等症状,心室率较快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方法,可判断阻滞的部位和程度。
动态心电图:可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和机制,并评估心脏的起搏功能。
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检查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治疗: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可提高心室率。
起搏治疗:如植入心脏起搏器,适用于症状明显或有晕厥史的患者。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中毒、心脏疾病等。
预后: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预后良好。
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需要安装起搏器。
对于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