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4583次浏览
根据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通常大于600×10⁹/L。
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等。
血栓形成倾向:可出现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等。
脾脏肿大:部分患儿可出现脾脏肿大。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或降低。
骨髓检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成堆出现。
其他检查:血清维生素B₁₂水平升高,尿酸水平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3.其他检查
骨髓活检:有助于明确骨髓造血组织的增生情况。
染色体检查:部分患儿可出现染色体异常。
JAK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髓性白血病等。同时,对于有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风险的患儿,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血小板增多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