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有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4-12-31

3326次浏览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皮肤和黏膜。以下是寻常型天疱疮的一些常见症状:

1.水疱和糜烂:皮肤和黏膜上出现薄壁、易破的水疱,疱液清亮或混浊。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表面可有渗出物和结痂。

2.皮肤瘙痒:患者常常感到皮肤瘙痒,搔抓后可导致水疱和糜烂的加重。

3.口腔黏膜损害:口腔黏膜受累较为常见,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和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和言语。

4.眼部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5.指甲和趾甲改变:指甲或趾甲周围可出现红斑、水疱和脱屑,甲板可能增厚、变形。

6.发热和全身不适:在疾病活动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疲劳、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

7.黏膜损害:除了口腔黏膜,鼻腔、咽喉、食管、肛门等部位的黏膜也可能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寻常型天疱疮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病情较为严重。此外,寻常型天疱疮还可能与其他疾病并存,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

如果怀疑患有寻常型天疱疮,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皮肤和口腔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刺激。

对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饮食和休息,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症状和治疗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

总之,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寻常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主要是指皮肤或黏膜出现松弛性大疱,且大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汪唐顺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 1.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全乳房切除术、乳房切除术+重建等,需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 2.化疗 使用药物通过血液循环杀死癌细胞,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化疗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需遵医嘱使用药物。 3.放疗 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用于手术后,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4.内分泌治疗 通过遵医嘱使用他莫昔芬等药物抑制雌激素水平,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常
天疱疮症状有哪些表现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天疱疮可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等类型,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寻常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多表现为口腔黏膜有水疱或者糜烂,好发于口腔、胸、背等部位,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散布全身。 2、增殖型天疱疮 增殖型天疱疮可表现为薄壁水疤,黏膜损害较轻,常发生于腋窝、乳房下、外阴等部位。 3、落叶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多发生于头面部、胸背上部、口腔黏膜等部位,水疱疱壁薄且容易破裂。
如何鉴别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型天疱疮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型天疱疮可通过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尼氏征检查等方式进行鉴别。 1、临床表现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在非大疱期表现为湿疹样、荨麻疹样皮损并伴有瘙痒。大疱期患者表现紧张性大疱,疱壁不易破,好发于躯干、四肢屈侧、褶皱等部位。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表现为口腔、胸、背、头部等部位有水疱和糜烂,疱壁较薄。 2、血清学检查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BP230、BP180抗原阳性;寻常型天疱疮的抗原为Dsg1、Dsg3抗体阳性。 3、尼氏征检查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尼氏征为阴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尼氏征为阳性。
天疱疮的症状有哪些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天疱疮可根据组织病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等,不同类型症状也不同。 1、寻常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好发于口腔、胸、背、头部等,患病后多数患者都可出现口腔黏膜病变,典型症状为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出现水疱或大疱。 2、增殖型天疱疮 增殖型天疱疮好发于鼻唇沟、乳房下、腋窝等部位,初期皮损表现为薄壁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面上会出现乳头状肉芽增殖。 3、落叶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好发于头面及胸背上部,局部可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可出现水疱,疱壁较薄,且容易破裂。
天疱疮会不会转癌症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天疱疮一般不会转癌症。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内棘层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皮肤或黏膜上会出现松性大疱,疱破溃后可形成局部糜烂,通常可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以及副肿瘤性天疱疮。但天疱疮经过积极规范治疗,通常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一般不会转为癌症。即使是副肿瘤性天疱疮伴有肿瘤,但其本质上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大疱类的疾病,并不属于癌症。
天疱疮的症状有哪些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天疱疮的病理类型有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以及特殊类型,疾病类型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具体如下: 1.寻常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也比较严重,常见于中青年,好发于患者的口腔、胸背部、头部等多个部位,患者易出现口腔黏膜糜烂、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出现水疱、大疱等症状,破溃后可形成糜烂面。 2.增殖型天疱疮 增殖型天疱疮比较少见,常发生在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等皮肤褶皱部位,局部出现皮损,初始皮损为薄壁水疱,破溃的糜烂面易出现乳头状增殖的症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异味;陈旧的皮肤表面比较干燥,呈现为乳头瘤状。 3.落叶型天疱疮 该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人,易发生在其头面部和胸背上部,较少累及口腔黏膜。常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疱壁薄且易破裂,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累及全身,皮疹表面有呈落叶状的黄褐色、油腻性痂块和鳞屑。 4.红斑型天疱疮 该类型的天疱疮好发于患者的头面部、躯干上部和上肢皮脂腺较多的部位,病变一般不累及黏膜。病变部位的皮损呈蝶形分布,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上有易破裂的水疱或大疱,表面有油腻性的痂屑覆盖。 5.特殊类型 副肿瘤性天疱疮易引起黏膜损害,损害的部位有口唇、眼结膜、外阴部黏膜等,表现为糜烂、结痂,患者还会出现多形斑和扁平苔癣样损害。疱疹样天疱疮的皮损一般呈对称性分布,皮肤表现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
身上长水泡是什么原因还痒?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身上长水泡并伴有瘙痒,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感染: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都可能导致水泡的出现。例如,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脓疱疮等。 2.过敏反应:对某些物质过敏,如食物、药物、化妆品、洗涤剂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水泡和瘙痒。 3.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导致皮肤红肿、水疱、渗出和瘙痒。 4.接触性皮炎: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如金属、植物、化学物质等,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水泡和瘙痒。 5.天疱疮和类天疱疮:这是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皮肤和黏膜上出现水泡。 6.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皮肤上的水泡和疼痛。 7.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导致皮肤水泡和瘙痒。 8.其他原因:虫咬、烫伤、晒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对于身上长水泡并伴有瘙痒的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搔抓: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可能使症状加重。 2.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受影响的区域,但避免过度摩擦。 3.避免刺激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洗涤剂、紧身衣物等,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就医诊断:如果水泡持续不愈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疼痛、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物、床单等。 7.避免传染:如果是传染病引起的水泡,如水痘,应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严重的疾病,如天疱疮和类天疱疮,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此外,对于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水泡,应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如果对水泡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身上起小泡泡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身上起小泡泡,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如水痘、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等,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除了小泡泡,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2.过敏反应: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起小水泡。 3.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毛囊炎等,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可能会出现脓疱、小水泡等症状。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等,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皮肤导致的。表现为皮肤水疱、大疱。 5.药物疹: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身上起小泡泡。通常在用药后数天内出现。 6.其他原因:如蚊虫叮咬、烫伤、冻伤等,也可能出现小水泡。 如果身上起小泡泡,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感染。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人等,更应重视,及时就医。
身上起水泡是什么病?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身上起水泡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多见,成人也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散发的红斑、丘疹、水疱和结痂。 2.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好发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皮疹通常沿单侧神经分布,表现为红斑、水疱,并伴有疼痛。 3.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好发于口唇、鼻孔周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表现为簇集性水疱。 4.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可通过接触传播。好发于儿童,表现为脓疱、水疱。 5.天疱疮: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和大疱。 6.药疹:某些药物过敏可引起药疹,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水疱、大疱等。 7.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某些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可引起炎症反应,出现水疱、丘疹、瘙痒等症状。 8.烫伤、晒伤等:皮肤受到高温、紫外线等刺激后,可出现水疱。 如果身上起水泡,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病史、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并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病毒检测、病理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身上起水泡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具体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避免感染。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身上起水泡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指甲易脆裂是什么原因?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指甲易脆裂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营养不良 2.甲癣 3.扁平苔藓 4.银屑病 5.湿疹 6.化学物质暴露 7.频繁美甲 8.疾病因素 9.遗传因素 以下是对每个原因的具体分析: 1.营养不良:指甲的健康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可能导致指甲变薄、易碎和易脆裂。 2.甲癣:这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指甲疾病。感染会导致指甲变色、增厚、变形和易碎。 3.扁平苔藓: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皮肤和指甲。指甲可能出现凹陷、变薄和易碎的情况。 4.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指甲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甲可能出现凹陷、增厚、变色和易碎等问题。 5.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指甲。指甲周围可能出现红肿、龟裂和易碎的情况。 6.化学物质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清洁剂、溶剂、指甲油等,可能导致指甲受损和易脆裂。 7.频繁美甲:频繁地进行美甲,如打磨、涂指甲油、使用剥脱剂等,可能损害指甲的健康,导致指甲变薄、易碎。 8.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问题、糖尿病、心脏病等,可能影响指甲的生长和健康,导致指甲易脆裂。 9.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指甲较脆弱,容易出现易脆裂的问题。 对于指甲易脆裂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 2.避免化学物质暴露:尽量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使用防护手套。 3.注意指甲护理:避免过度修剪指甲,不要用手抠挖指甲周围的皮肤,保持指甲清洁。 4.减少美甲频率:如果需要美甲,选择质量好的产品,并避免频繁进行。 5.治疗潜在疾病:如果指甲易脆裂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果指甲易脆裂的情况严重或持续不愈,建议咨询医生或皮肤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等,指甲易脆裂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应特别关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