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5739次浏览
小儿惊厥抽搐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小儿惊厥抽搐的原因:
1.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肺炎等,可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
2.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尿毒症等,可影响大脑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
3.中毒:如农药、一氧化碳、重金属等中毒,可损害大脑神经元。
4.颅脑损伤:如产伤、颅脑外伤、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等,可导致大脑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惊厥抽搐。
5.癫痫:是小儿惊厥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有家族遗传倾向。
6.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可自行缓解。
7.其他: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血管畸形、颅内占位性病变等,也可引起小儿惊厥抽搐。
当发现小儿惊厥抽搐时,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将小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纱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小儿的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3.不要强行按压或束缚小儿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损伤。
4.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将小儿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小儿惊厥抽搐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家长应重视小儿的惊厥抽搐问题,及时带小儿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小儿的日常护理,避免感染、发热等情况的发生,预防惊厥抽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