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3490次浏览
小儿肾积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先天性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后天性尿路梗阻引起。具体原因如下:
1.先天性疾病: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发育不全,或/spring输尿管蠕动功能障碍,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积聚在肾盂内,引起肾积水。
输尿管狭窄:多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以下输尿管先天狭窄所致,也可能是输尿管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异位血管压迫等原因引起。
其他:如马蹄肾、双输尿管、多囊肾等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肾积水。
2.后天性尿路梗阻:
炎症性病变:如小儿膀胱炎、尿道炎、输尿管炎等,可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管腔变窄,引起尿路梗阻。
膀胱输尿管反流:正常情况下,尿液从输尿管流入膀胱,当膀胱内尿液增多时,膀胱内压力大于输尿管压力,尿液不会反流。但如果膀胱输尿管连接处发育异常,或膀胱颈部括约肌功能不全,尿液可反流到输尿管和肾盂内,引起肾积水。
尿道瓣膜:是一种先天性尿道畸形,常发生在近端尿道,可导致尿道梗阻,尿液排出不畅,引起肾积水。
结石: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结石,可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
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可压迫尿路,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
其他:如腹膜后纤维化、手术损伤等,也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肾积水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发现孩子有肾积水,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