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4088次浏览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原因除了小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喂养不当:
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片面追求高营养饮食,过食肥甘厚味、生冷、油煎食物,致使脾胃受损,食欲不振。
饮食不定时,零食不断,损伤脾胃,影响食欲。
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内生湿热,积滞内停,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厌食。
2.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出现厌食。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结核病等。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厌食。
3.情志因素:
家长对小儿期望过高,给孩子过多压力,或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厌食。
小儿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克伐脾胃,也可导致厌食。
4.先天不足:
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足,或出生后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均可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充养后天,出现厌食。
5.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如噪音、空气污染等,可影响小儿的食欲。
缺乏运动,可导致小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厌食。
总之,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治疗上,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调整饮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治疗原发病、调节情志等。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造愉快的进餐环境,以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