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

发布于  2024-12-31

6159次浏览

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都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但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

1.病因不同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和梗死,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2.症状不同

血管性痴呆:症状通常突然发生或逐渐加重,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语言障碍、判断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失语症等神经系统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症状通常逐渐进展,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学习新知识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认知功能逐渐恶化,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血管性痴呆:治疗主要针对脑血管疾病,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改善脑血管循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改善认知功能,如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训练、社交活动、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在症状上可能存在重叠,有时难以区分。因此,对于疑似痴呆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和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有助于预防痴呆的发生。如果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此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主要特征是进行性认知障碍、行为损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的分类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1.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通常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脑损伤、脑炎等因素导致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类。 2.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则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是由多种因素(如心理、社会、环境等)共同作用引起的。常见的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
脑梗引起血管性痴呆该怎么办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通常指脑梗死,脑梗死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处理。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健康饮食、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还应该积极戒烟,不要喝酒。 2、药物治疗 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需要用药预防病情再次发作或者加重,常用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另外,还可以使用NMDA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有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3、康复训练 如认知训练、功能锻炼等,有改善以及预防病情加重的作用。
脑梗能引起老年痴呆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通常是指脑梗死,老年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脑梗死不会直接引起阿尔茨海默病,但是会增加其发病风险。 脑梗死可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损伤,会引起血管性痴呆,但是不会直接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大多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所致,并且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会引发此病。但是脑梗死有可能会复发,长时间累积的损伤会导致脑功能减退,进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 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同时调整日常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预防病情加重。
什么是双侧腔隙性脑梗死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在高血压或者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部微小动脉出现闭塞,引起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病变。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常发生于双侧基底节区,通常继发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发生,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部分双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影响脑部功能,导致出现智力进行性衰退,最终形成脑血管性痴呆。 患者日常需控制好血压水平,健康饮食,病情稳定时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疾病发作。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是指脑梗死,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发生于脑基底节区的梗塞灶,通常是由于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如果患者病变范围较小,在2-4毫米左右,此时一般不会影响大脑其他组织的正常运转,临床上可无明显不舒服的症状,此时通常不严重。 如果梗塞面积较大,累及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等部位,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出现记忆力下降、眩晕、脑血管性痴呆等症状,此时可能比较严重。
脑血管病的危害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的危害有很多,包括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引起各种并发症等。 首先,脑血管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护理带来沉重负担。其次,脑血管病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引发血管性痴呆,使患者智能下降、反应迟钝。最后,卧床的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且容易复发,每次复发都会对患者的脑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脑梗多发性是什么意思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多发性是指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实质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梗死部位。 多发性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栓塞等原因引起,但还有可能和长期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疾病的发生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会出现感觉异常、面瘫、失语、智力减退、嗜睡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活动困难、偏瘫、血管性痴呆等并发症。
什么是双侧腔隙性脑梗死
赵展荣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它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形成双侧腔隙性脑梗死。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如面瘫、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导致双侧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如按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2.改善生活方式: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预防和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药物治疗: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4.康复治疗: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双侧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控制血脂:高血脂患者需要服用降脂药,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患者需要戒烟限酒。 5.低盐低脂饮食:患者需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6.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7.定期体检: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双侧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同时,患者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低血压会引起血管性痴呆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低血压是否会引起血管性痴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患者只是轻微低血压,可能是由于体位变化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即可促进恢复,不会引起血管性痴呆及其他疾病。但是若患者长期处于低血压现象,属于继发性低血压,且症状明显,如经常晕厥导致脑出血并发症,有可能会引发血管性痴呆。 低血压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喝些淡盐水,加强锻炼,避免血压过低而引发其他疾病。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会引起血压低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可能会引起血压降低,也可能不会。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性痴呆等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从而改善脑细胞的代谢和功能。部分患者使用该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血压低现象,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也有部分患者使用该药物后不会出现血压低现象。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引起的血压降低通常是暂时性的,且程度较轻,不会对大多数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或存在低血压风险的而言,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邢岩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血管性痴呆就是因为血管本身的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的变性以后引起认知的下降,通常血管痴呆分急性和慢性的,急性的譬如说大脑血管突然堵塞,脑卒中以后,堵塞一个比较关键的引起智能下降的区域,会引起智能的下降,叫卒中后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另外第二个就是小血管的慢性反复发生或者是大血管的狭窄,整个大脑供血供不上去以后,会引起认知的下降,这些都会叫血管性痴呆的范畴。不管大血管、小血管,最根源的要寻找血管栓塞的病因,譬如常见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把这些因素有效的控制,避免血管事件反复发生,才能有效预防血管性痴呆。比较容易忽视的就是小的腔隙梗死,因为症状轻,不太容易重视,但是腔隙性梗死不注意高危因素控制的话会反复发生,日积月累会损伤血管的认知障碍,智能不知不觉地逐渐地下降,这个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还有大血管的狭窄,有时候可能会引起侧支循环代偿比较充分,平时也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往往也因为大脑整个广泛缺血以后,也会引起认知逐渐地下降,这些也值得重视。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时应注意什么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首先从饮食上来看,因为这类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所以要以优质蛋白饮食为主,还要兼顾患者的肾功能,在肾功能没有严重的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给优质蛋白,增加患者的营养,低盐低脂。另外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比如像坚果类可以适量的食用,同时要避免患者发生吞咽或者呛咳,避免误吸事件的发生。同时照料的时候要尽量让患者待在熟悉的环境,不要经常给患者变换居家的环境,然后洗澡的时候要避免患者跌倒,要从生活当中的每个细节无微不至的对患者进行照料,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一些异常的事件。
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不光是认知功能减退,还可以影响患者的认知、情感、情绪、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影响,可以发生走失,出去之后找不着家,包括急剧的认知功能下降,患者从心理上接受不了,表现羞耻感或者生活能力的下降之后,患者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易激惹。同时阿尔茨海默病还有叫日落现象,尤其是精神症状越到晚间,下午、晚间的时候可能越严重,白天睡得多,晚上不睡,这种睡眠颠倒的异常。远期的并发症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进食困难,逐渐卧床,产生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甚至长期产生褥疮,这种往往是致命的,甚至出现肺感染,给治疗和护理都造成了相当的难度。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冯德朋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只能预防,不能防止。因为有很多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是没有办法进行预防的,比如年龄、家族史等,而预防老年痴呆就是控制可能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例如,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适当增加社交活动,多做锻炼脑力的活动,生活方式中,还要注意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年轻人会得老年痴呆症吗
史方堃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年轻人一般是不会得老年痴呆症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以及行为迟缓等。如果年轻人出现类似于痴呆症状,需要到医院完善头部CT磁共振等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老年痴呆症怎么检查
张雄 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中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症检查主要包括血生化、脑积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并结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综合判断。老年性痴呆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