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2218次浏览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HCO3-)障碍和(或)远端肾小管排泌氢离子(H+)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泌H+障碍,尿中可滴定酸及铵离子(NH4+)减少,导致固定酸排出减少,血中碳酸氢根水平下降。
电解质紊乱:由于HCO3-重吸收障碍,导致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丢失。
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肾性佝偻病、肾性骨病,出现骨痛、骨折等。
其他:可有恶心、呕吐、乏力、心律失常等。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纠正酸中毒:补充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补充电解质:根据具体情况补充钠、钾、钙、镁等电解质。
维生素D及钙剂: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以预防和治疗肾性佝偻病和肾性骨病。
其他: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治感染等。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
对于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生化、尿常规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含高磷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诱因: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避免感染、劳累等。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总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