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2544次浏览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好发于5-12岁儿童,多发生于运动伤、跌落伤和交通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因此,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
1.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骨折端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使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通常需要固定3-4周。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端明显移位、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等。
2.康复训练
固定期间: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拆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和旋转活动,注意活动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疼痛和再次移位。同时,可以进行前臂和上臂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
恢复正常活动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肘关节的功能。
3.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拆除固定后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活动或不当的运动方式。
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折的愈合。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