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8171次浏览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肛门周围皮肤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2.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3.流脓:脓液多少与瘘管大小、长短及数目有关。新形成或炎症急性发作期的瘘管常有较多的脓液排出,脓液粘稠,黄色、味臭;时间长久的排脓较少,或时有时无,脓液白色,稀薄如水。
4.肿块:肛缘索条状硬块,常为患者的主诉之一,炎症急性发作时外口若封闭,引流不畅时肿块增大。
5.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肛瘘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微创手术治疗肛瘘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正常的膳食习惯,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对于油腻饮食,可以内生湿热,所以不宜多吃。
2.应多吃清淡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豆、萝卜、冬瓜等新鲜蔬菜、水果。
3.对经久不愈的肛瘘多为虚证,饮食上多吃含蛋白质类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发展成肛瘘。
5.肛门灼热不适、肛门下坠者,要及时查清原因,及时治疗。
6.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重要意义,因为大便干结容易擦伤肛窦,再加上细菌侵入而感染。腹泻者多半有直肠炎和肛窦炎的存在,可使炎症进一步发展。
7.积极治疗,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感染。
温馨提示:肛瘘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以促进肛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