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7894次浏览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口腔龈缘和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具有传染性,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以腐败坏死性梭形杆菌感染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至3岁婴幼儿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较多见。
以下是关于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主要由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梭形杆菌和螺旋体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儿的口腔分泌物、玩具或其他物品传播。
患儿的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2.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水肿,并迅速形成溃疡。
溃疡表面覆盖有灰白色或黄色的假膜,中央凹陷,周围有红晕。
患儿可能出现牙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伴有口臭。
口腔疼痛明显,影响患儿进食和睡眠。
可伴有低热、流涎、烦躁等全身症状。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患儿的年龄和病史,医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为了确定具体的病原体,医生可能会进行口腔拭子培养或其他实验室检查。
4.治疗:
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弱碱性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如碘甘油、抗生素糊剂等,以控制感染。
全身支持治疗:给予患儿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缓解疼痛,如使用局部麻醉剂或止痛药。
5.预防: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教导患儿正确刷牙。
避免患儿接触感染源,如与患病儿童共用物品。
加强营养,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
总之,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进食和口腔健康。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口腔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