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8681次浏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至10%。
1.病因
(1)吸烟:为COPD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蔗尘等;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导致COPD的发生。
(3)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粉尘如PM2.5、PM10等;以及生产性粉尘如水泥、玻纤、二氧化硅等,均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亢进,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
(4)感染: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肺炎衣原体和肺炎链球菌可能为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肺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6)氧化应激:COPD患者呼出气中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产生与吸入NO浓度、吸烟等有关。氧化物可产生氧化应激,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肺组织损伤。
(7)其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2.症状
(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少量黏液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是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性症状。
3.检查
(1)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
(2)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相鉴别。
(3)胸部CT检查:一般不作为COPD的常规检查。高分辨率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血气检查:对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5)其他: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治疗反应。
4.诊断
(1)具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2)除外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3)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5.治疗
(1)稳定期治疗:
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COPD的病理生理、病因、并发症、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避免诱因:劝导患者戒烟,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预防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氧化剂等。
长期家庭氧疗(LTOT):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等。
(2)急性加重期治疗: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吸氧、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预防
(1)戒烟:是预防COP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2)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3)预防呼吸道感染。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改善呼吸功能。
7.预后
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患者的健康状况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8.特殊人群
(1)儿童COPD:多由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早产、低体重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治疗主要包括氧疗、抗感染、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等。
(2)老年COPD: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治疗难度较大。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需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3)妊娠期COPD:由于孕妇生理功能的变化,COPD患者在妊娠期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同时注意孕妇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总之,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避免诱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