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7827次浏览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其主要原因如下:
1.结核菌感染:
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飞沫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者。
其他感染途径: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等情况较为少见。
2.机体敏感性增高:
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作为一种致敏原,使机体的T淋巴细胞致敏。当机体再度接触结核菌时,会导致Ⅳ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胸膜炎症。
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主要依赖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结核菌和体液免疫中分泌的特异性抗体。在机体免疫力与变态反应均增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胸膜炎症。
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处于高过敏状态时,即使结核菌数量较少,也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3.疾病因素:
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可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结核性胸膜炎。
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风险。
胸部手术、外伤、机械通气等操作,可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结核菌容易乘虚而入,引发结核性胸膜炎。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结核菌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幼儿、HIV感染者、营养不良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人群,患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涂片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应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