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2494次浏览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那么,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呢?
关节活动受限:宝宝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髋关节活动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下肢不等长:患侧下肢短缩,牵拉患侧下肢时,可随之伸直,但松手后又会呈屈曲状。
髋关节外展受限:牵拉宝宝下肢时,宝宝会哭闹不安。
蛙式位异常:让宝宝仰卧,将其双腿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再做双髋外展试验时,双膝不能保持接触,往往是一侧膝部比另一侧膝部更靠近床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在新生儿期也可能不明显。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以上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如果宝宝被确诊为髋关节脱位,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支具固定等。治疗后,家长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宝宝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
总之,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多样化,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