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6765次浏览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
根据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类的种类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禽流感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如果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接触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手部,同时避免接触眼、鼻、口。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禽类及其制品。
高危人群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等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等,接触后要彻底清洗手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和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禽类接触史,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