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28
1954次浏览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根据是否存在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临床上需要结合以上四个方面,来判断新生儿是否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体如下:
1、存在发病的高危因素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围产期窒息的胎儿等。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由于肺部的发育还不成熟,所以会影响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而围产期窒息的胎儿,由于围产期出现缺氧、酸中毒等,引发急性肺部损伤。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围产期窒息的胎儿都会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缩,出现进行性肺不张,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
2、临床症状表现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一般会在出生6个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并且伴随呻吟,胸骨、锁骨、胸廓软组织三个部位会出现吸气时凹陷,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呼吸暂停、四肢松弛等严重临床表现。若新生儿伴随肺部感染,还会引发低体温、昏迷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血气分析是检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常用的方法,主要进行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血液碳酸氢根含量等检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当出现血气分析检查显示动脉氧分压结果低于参考范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结果高于参考范围,碳酸氢根减少,有可能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除血气分析检查外,还可通过血生化检查辅助判断,例如,当出现低钠、低钾、高氯血症时,也有可能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影像学检查
临床上检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通过肺部X线检查,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明显的X线检查特征,通过不同的X线特征,可以判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I级:双侧肺野出现充气减少,伴随肺泡萎缩、细支气管过度充气。
II级:除I级所出现的症状外,还伴随支气管过度充气,并且牵连肺野中外带。
III级:除I级、II级所出现的症状外,病情持续加重,并且出现心缘及膈缘部位的模糊。
IV级:存在明显的支气管过度充气,并且肺部呈现“白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