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的特征性表现

发布于  2025-01-01

2338次浏览

中枢性尿崩症是一种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疾病。以下是根据中枢性尿崩症的特征性表现撰写的一篇严肃医疗原创

中枢性尿崩症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尿、烦渴

患者尿量明显增多,甚至可达到数千毫升,排尿次数也显著增加,并且口渴感强烈,即使大量饮水也无法缓解。

2.低比重尿、尿渗透压降低

由于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无法被充分浓缩,导致尿比重降低,尿渗透压也随之下降。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尿量和尿渗透压的测定。对于可疑患者,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禁水-加压素试验、AVP测定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替代治疗

补充外源性AVP,常用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鞣酸加压素等。

2.病因治疗

针对中枢性尿崩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颅内肿瘤引起者,可行手术治疗或放疗。

3.对症治疗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时饮水,避免过度口渴后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以免加重口渴感。

3.避免长期使用利尿药物。

4.定期复查,监测尿量、尿比重、电解质等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枢性尿崩症的特征性表现较为明显,但也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中枢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指的是机体存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的情况,造成尿液浓缩功能异常,引起尿量增多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枢性尿崩症怎么引起的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先天性缺陷、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等因素导致的。 1、先天性缺陷 患者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导致相关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中枢性尿崩症。 2、下丘脑病变 下丘脑是位于脑干和大脑之间的一个脑区,调节着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下丘脑受到感染、创伤等因素影响,干扰下丘脑对抗利尿激素的正常调控,
儿童中枢性尿崩症有什么症状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症状包括大量排尿、低渗尿、极度口渴等。 1、大量排尿 中枢性尿崩症可导致下丘脑和脑垂体无法合成与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得肾小管无法重吸收水分,从而引起大量排尿,患者尿量在4-10L/天。 2、低渗尿 由于患者肾小管无法重吸收水分,可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水分,从而稀释尿液中的成分,形成低渗
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中枢性尿崩症的患者应多卧床休息,避免将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以防止出现红斑、丘疹、湿疹等表现。在饮食上,应该注意清淡,适量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 中枢性尿崩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外伤中枢性尿崩症如何治疗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外伤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劳动,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有助于改善外伤中枢性尿崩症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服用卡马西平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帮助缓解多饮、多尿等不适症状
中枢性尿崩症什么意思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是指各种饮食导致下丘脑、垂体柄和垂体后叶损伤引起的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常见原因有颅内感染、颅脑外伤、手术损伤、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瘤、松果体瘤等。该病症状有多尿、口渴、皮肤干燥、头晕、乏力等,若病情持续时间较长,还可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会引起肾衰竭。 患者被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后,应及时
中枢性尿崩症是什么病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异常所致的一组症候群。 中枢性尿崩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会影响患者的尿液浓缩和排泄功能,症状包括多尿、口渴和排尿增加。中枢性尿崩症多与垂体后叶受损或功能障碍有关,垂体后叶是大脑中的一个区域,能够分泌血管加压素,该激素可以调节尿液的浓缩和排泄过程
中枢性尿崩症能不能治好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能不能治好,通常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如果患者是由炎症、肿瘤等情况所致,发现中枢性尿崩症之后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维持尿液正常排出,此时通常能治好。如果患者是由不明原因所致,无法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此时一般不能治好,预后相对较差。 建议患者勤更换潮湿的内衣
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的区别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的不同。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AVP)分泌减少或缺乏,而肾性尿崩症则是由于肾脏对AVP不敏感或缺乏AVP受体,导致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以下是两者的具体区别: 1.发病原因: 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或垂体柄的
中枢性尿崩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受损,抗利尿激素(AVP)分泌减少,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中枢性尿崩症的原因: 1.特发性:约占中枢性尿崩症的30%~50%,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2.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肿瘤:如颅咽管瘤、松果体瘤、胶质瘤等,这些肿瘤可能
中枢性尿崩症能治疗好吗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能否治疗好取决于病因。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或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障碍所致。常见病因包括脑损伤、感染、肿瘤、基因突变等。对于轻度脑损伤或感染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恢复情况较好,一般可以治好。如果是颅内肿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