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8544次浏览
慢性附件炎多由急性附件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所致,也可无急性发病史。当输卵管伞端因炎症而粘连时,还会出现输卵管积水、积液、或积脓,妨碍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以下是关于慢性附件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病原体感染:病原体经阴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殃及整个盆腔,引发炎症。
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结肠炎等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一般发生在邻近的一侧输卵管及卵巢。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或流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殃及整个盆腔。
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吸宫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颈管治疗等,病原体可经手术器械进入宫腔。
其他因素:经期不注意卫生、经期性交或不洁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2.症状:
腹痛:患者多为隐性不适感,通常会伴有腰背部及骶部酸痛、发胀、下坠感等,在劳累后会加剧。
月经不调:以月经过频、月经量过多为最常见,可能是盆腔充血及卵巢功能障碍的结果。由于慢性炎症导致子宫纤维化、子宫复旧不全或粘连所致的子宫位置异常等,均可引起月经过多。
痛经:因盆腔充血而致成瘀血性痛经,多半在月经前1周开始即有腹痛,越临近经期越重,直到月经来潮。
不孕症:输卵管本身受到病损的侵害,形成阻塞而致不孕,以继发不孕较为多见。
其他症状:如白带增多、性交疼痛、胃肠道障碍等。
3.检查:
B超检查:一般来说,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除非有输卵管积水或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时,超声检查可发现包块。
分泌物检查:急性附件炎检查时可见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黏液状,附件多有压痛及触痛,有时可有输卵管、卵巢粘连的炎性包块。
尿常规检查:确定体内的激素的水平是否存在异常变化,也可检查出是哪种病菌引起的。
腹部触诊:一般妇科检查时见子宫后屈,活动差,有压痛。如果有炎性包块形成,检查时可在宫旁或子宫后方触及包块,活动不良,有压痛。
4.治疗:
药物治疗:可选用适宜的抗炎药物,对症治疗。
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短波、超短波、红外线、音频、离子透入等。但体温超过37.5℃或患生殖器结核时则不要采用理疗。
手术治疗:因炎症引起的较大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者,可行输卵管整复手术。对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患者年龄较大时,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多吃清淡的食物:饮食应清淡食物为主。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经期避免性生活: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喝水:附件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