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7754次浏览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其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X线检查:
骨质疏松:早期骨质疏松,以后逐渐出现骨赘。
关节间隙狭窄:这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重要X线表现,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导致关节间隙变窄。
软骨下骨硬化:由于骨内压力增加,导致软骨下骨小梁吸收,出现硬化现象。
骨赘形成:在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形成骨赘,即骨刺。
关节畸形: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2.CT检查:
能更清楚地显示骨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骨折。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对关节软骨的损伤较为敏感,能早期发现软骨的病变。
可用于评估半月板和韧带的损伤情况。
4.超声检查:
可用于评估关节积液的情况。
对腱鞘炎、滑囊炎等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诊断的手段,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负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护关节。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