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9-13
3428次浏览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常见的胃肠综合征,其特点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和肛门)的动力和感觉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其分类如下: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2.肠易激综合征
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3.功能性便秘
指一种(组)源于结肠传输功能紊乱的疾病,也指在IBS患者中的便秘型。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在除外其他潜在的病因后,根据罗马Ⅳ标准作出诊断。
4.功能性腹痛
是一种在过去3个月内每月至少有3天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疼痛部位不明确,疼痛发作与排便或排气无关,不符合IBS、GERD等RomeⅢ标准的功能性胃肠病。
5.嗳气症
是指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妨碍进食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梅核气”,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6.反流病
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也可表现为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不典型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
1.胃肠动力学异常
2.内脏感觉异常
3.肠道感染与炎症
4.精神心理因素
5.饮食因素
6.遗传因素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包括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等。
2.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抗抑郁药等。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有一定的优势,如中药、针灸、推拿等。
功能性胃肠病的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尤其是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咨询营养师或心理咨询师,获取更多的饮食和心理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