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7825次浏览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病因、检查、治疗方法:
1.症状:
腰痛、腰僵3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缓解。
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无明显外伤史、感染史。
反复发作的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
反复发作的虹膜炎。
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胸廓活动受限。
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动功能受限,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疼痛,无明显外伤史及劳损史。
突然发生的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2.病因:
遗传因素: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家族遗传性早已受到医学家的重视。
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盆腔感染经淋巴途径播散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变。
自身免疫:有人发现60%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血清补体增高,大部分病例有IgA型类湿因子,血清C4和IgA水平显著增高,血清中有循环免疫复合物,但抗原性质未确定。以上现象提示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其它: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总之,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再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病。
3.检查:
实验室检查:活动期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贫血等。HLA-B27检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约98%的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其他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等对脊柱和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按摩、针灸等,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手术治疗:严重的脊柱畸形或髋关节强直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脊柱截骨矫形、髋关节置换等。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防止脊柱畸形和残疾。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态,避免长时间弯腰、屈颈或盘腿坐。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慢跑等,可增强脊柱和肌肉的力量。
3.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
4.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
5.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