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是什么

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主要在性质、症状、治疗、预后等方面。

结肠息肉是指高出于结肠黏膜突向肠腔的赘生物,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隐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目前结肠息肉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炎症疾病相关。

结肠息肉主要通过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后基本可以根治。部分结肠息肉有癌变的风险。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相对结肠息肉来说是比较严重的。

结肠癌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存活时间较短。

发布于 2023-09-19   浏览5339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肿瘤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手术需住院吗
结肠息肉手术是否需要住院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对于较小的、单个的结肠息肉,有时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并进行切除,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住院,可以在门诊或日间手术中心进行。然而,对于较大的结肠息肉或有多个息肉、高度异型或怀疑有恶变的情况,通常需要进行开腹手术,也就是传统的结肠息肉切除术。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留院观察来给予相应的护理,必要时还会给予抗感染治疗,以确保手术创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王少峰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手术需住院吗
一般情况下,结肠息肉手术是需要住院的。 结肠息肉多可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内镜治疗的优势在于简单、方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现在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接受。 内镜治疗虽然有着上述种种优势,但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手术之后是也会有一定的不适感,内镜下切除息肉后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和运动。 息肉较小者数小时后可进食,息肉较大者一般需要禁食7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72小时后患者可以开始进流食。所以一般来说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是需要住院观察的,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在转移地点时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利于观察患者可能存在的术后并发症,及时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较大的息肉(直径>2厘米)、病理证实为恶性的息肉、多发的腺瘤性息肉还需手术切除部分肠管,此类手术更需要住院治疗。 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变大会怎么样
结肠息肉变大会造成肠出血、肠梗阻、癌变等不良后果。 1、肠出血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息肉体积较大时容易发生破溃出血,造成肠出血,患者表现为黑便或便血。 2、肠梗阻 结肠息肉是一种占位性病变,息肉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堵塞肠腔造成肠梗阻,患者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3、癌变 有研究表明,体积较大的息肉癌变风险性会相对较高,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进展为结肠癌。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一般结肠息肉多长时间才有明显症状
结肠息肉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在3-12个月出现症状。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如果结肠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若随着病情进展,结肠息肉不断增大,可能会在3-12个月出现症状,比如腹泻、腹痛、排便次数增加、便血等。 患者需要清淡规律饮食,若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做直肠指检、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肠道造影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为什么会得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结肠息肉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家族中有结肠息肉或结直肠癌的人,患结肠息肉的风险较高。 2、饮食因素 平时经常进食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以及过量摄入红肉、加工肉类等,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增加有关。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组织器官功能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患结肠息肉的风险也会增加。 需要注意,结肠息肉可以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定的恶性潜力。因此,对于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几天能走路
结肠息肉术后1-3天能走路。 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强,病情较轻。采用的是微创手术治疗,局部伤口较小,恢复较快,此时手术后1天就能够走路。但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撕裂,不利于身体恢复。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病情较重。采用的是常规手术治疗,局部伤口较大,恢复较慢,此时建议3天左右再走路。 患者手术后应该保持伤口清洁卫生,及时消毒,避免吃辣椒、大蒜、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子女是否会发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子女有一定的发病几率,但并不是都会发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单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好发于存在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如果父母中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史,则子女会有50%的几率携带致病基因。但是,即使是存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致病基因,子女也不一定就会发病,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产生还受到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影响。所以,不能说父母存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病。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症状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一般指家族性结肠息肉,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肠道出血、肠道刺激症状、肠道梗阻等。 1、肠道出血 患者可出现无痛性便血的症状,一般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布于粪便表面。 2、肠道刺激症状 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数目较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若继发感染,可能会引起黏液脓血便。 3、肠道梗阻 若家族性结肠息肉过大,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
王少峰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拉黑便怎么办
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如果黑便量较少且数天后消失,则不需要特殊治疗。这是因为手术对肠道粘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手术残留的血液可能混合在大便中,表现为黑便。 然而,如果黑便量增多或颜色变为暗红色,这可能意味着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考虑进行肠镜检查以有效止血。如果肠镜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总之,如果在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延误病情,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修改建议: - 将“结肠息肉手术以后拉黑便”修改为“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更加准确地描述了问题。 - 将“建议进行肠镜的检查或开腹探查”修改为“应考虑进行肠镜检查以有效止血。如果肠镜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更加详细地说明了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 - 调整了部分句子的语序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流畅易读。 - 强调了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重要性,以避免延误病情。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可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腹痛、便血等,相关分析如下: 1.便秘或腹泻 结肠息肉占据肠道空间,影响肠管正常形态,可影响排便的正常过程,引起便秘或腹泻。 2.腹痛 结肠息肉会刺激肠壁,导致肠壁痉挛、紧张,使周围神经敏感,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腹痛。 3.便血 结肠内的息肉容易受到粪便的刺激,导致糜烂和出血,当结肠息肉受损明显时,在排便时会出现鲜红色血迹,引起便血。
李云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三甲
肿瘤标记物能不能查出来肺癌
  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也用的也比较多,但是在临床的经验来看,在肺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不是很高。在外科经过手术治疗确诊的肺癌的病人,回过头去看手术之前的肿瘤标记物,符合率大概也就是30%左右,肯定到不了50%。  肿瘤标记物在晚期肺癌,诊断符合率,包括在判断治疗效果的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理想,有适用的一个范围,但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对于可以手术的这一部分患者,准确性确实不是很高。个人认为,在体检的时候,肿瘤标记物这一个指标检查价值不是特别大,而且还不便宜。好像一套查下来也得四五百,比CT还贵,但是在早期的肺癌的诊断价值确实是不大。
石青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肿瘤患者在放化疗中怎样用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放射线为热毒之邪,化疗药物为损伤气血的有毒之物,均易伤阴耗气。中药有补气升血、滋阴生津、增加食欲、清心安神等诸多作用,在放化疗期间服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化疗带来的副反应。  对放化疗后的患者主要中医治则是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养阴润肺、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等,目的就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减毒增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中医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各种症状,而且还可以解决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法解决的一些放化疗并发症问题。例如应用生姜泻心汤加减预防化疗药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温经通络法治疗化疗性周围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症。  很多肿瘤病人在中医中药的支持下最终完成了原本因为副作用大,而想要放弃的放化疗。科学、规范地应用中医中药与放化疗相结合,会带来事半功倍的疗效。
石青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肿瘤患者手术后体虚的怎样中药调理
  针对不同的虚证有不同的调理方法,肺气虚的患者常见虚汗淋漓、动则出汗、汗后畏冷或咳喘乏力,治疗宜益气固表,用玉屏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防风、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党参、煅牡蛎等。  肺胃阴伤患者津液亏损,常见口干、烦燥、干咳、胃纳差、大便干结、舌红无苔等症,治宜养阴生津,辅以益气健脾的月华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麦冬、天冬、沙参、玉竹、天花粉、生地、百合、太子参、陈皮、知母、生黄芪等。  不同的病人,中医中药治疗的具体治则和方药是不同的,但原则上以扶正、调养为主,忌用一些苦寒辛散之品,更要注意不能急于使用大量的有毒的抗癌之品,这会影响患者的体力恢复,进而妨碍整个治疗计划的完成。  最后建议服用中药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中医医院请有经验的中医师就诊,切记不要盲目听信陌生人介绍或是小广告上的宣传,所有跟事都是有概率的。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0.4cm会是癌吗
  乙状结肠息肉0.4cm是否是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分析确诊病变情况,多数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性改变。  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需要及早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避免病变继续发展。如果检查结果为良性说明不是癌症,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说明是癌症,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肿瘤根治术。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  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