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4906次浏览
霉菌性外阴炎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炎症,以下是关于霉菌性外阴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使阴道内菌群失调,容易导致霉菌性外阴炎的发生。
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公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
霉菌性外阴炎还可以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染。
2.症状:
外阴瘙痒、灼痛是霉菌性外阴炎最突出的症状,急性期还可能出现性交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特征是白色稠厚豆腐渣样。
外阴炎病变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水肿、红斑、丘疹,甚至皲裂、表皮脱落。
3.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外阴部的皮肤和黏膜,了解有无红肿、溃疡等异常。
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和培养,确定是否存在霉菌感染。
其他检查:如果需要,还可能进行血糖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4.治疗:
消除诱因:如果有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
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外用药物(如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或口服药物(如氟康唑)进行治疗。
对症处理:如果外阴瘙痒严重,可以使用局部止痒剂缓解症状。
5.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清洗外阴,但不要过度清洗。
选择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和化纤内裤。
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
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霉菌性外阴炎的发生。